欢迎来到bet365取款
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 

保持现实的清醒面向积极的未来——谈青年教师如何审慎应对未来教育
2017年05月21日 16:30  点击:[]

舟山市田家炳中学 李钟萍


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信息爆炸、虚拟现实……在一个足不出户,只要有网络和一个终端就可以洞察外部世界的风云变幻,滑开屏幕就可以共享资源链接对接虚幻模拟的未来世界里,科技引领着新的教育模式接踵而来:慕课、微课、翻转课堂、未来教室、电子书包、移动学习、可穿戴设备、云教育平台……作为新一代教师的我们,已经感受到技术正在一步步改变传统的教育生态,影响着大部分人的教学观念,甚至已经支撑起一部分人的教育信仰,从而关涉到一系列的育人行为,甚至有人疾呼:新的教育变革即将到来。

“互联网+”让多少学校、教育人士怦然心动,完成了“未来教室”的创建梦想,“翻转课堂”让多少教师、学生兴奋不已,开启了“探究学习”的自主模式。但任何事物都会像硬币的两面,更何况是新技术新事物。网络有时像天堂,有时又像是厕所,任何人都可以往里吐一口唾沫。是不是所有的技术,我们的教育都需拥有?拥有了是不是代表能有效使用?到底应该让技术引领教育,还是让其服从教育?面对此情此景,我们的教育如何才能更好地拥抱未来?而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又如何能在变化莫测的新时代审思明辨,因时而化?

显然,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,也是一个不断需要辩证看待的话题,于我们而言,它既是一种全新的模式,也是莫大的挑战。那么,到底要怎样面对纷繁的未来呢?此处略述一二。

未来是一种诱惑,也是一种不确定,但一味盲从也隐含着某种风险。回到三年前,中国各学校推出智慧教育项目,其中两项便是“电子书包”和“空中课堂”。项目启动时,虽然有很多人看好,但终究难以成功。因为项目片面强调了技术,没有考虑到师生、学校、家长、社区的想法,没有注意互动,也没有平衡政府、社会、学校、市场的关系。所以,在技术方向不是很明朗之前,我们略微等一等,不然“先驱”很有可能会变成“先烈”。这也告诉我们:并不是教育不需要技术,并不是教育可以漠视技术。教育需要技术,教育也需要面向未来。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走向未来,也不是所有的技术都能为教育所用。

“移动终端学习”先于其他项目成为教育界的“新宠”。紧接着,“慕课微课”时代到来,尽管孩子们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加,学习的来源和途径也更加丰富,但负担也与之俱增,移动设备未必只可以用来学习。设备在学生手中,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,也可以随时随地不学习。互联网学习的一个特点是“碎片化”,但碎片化带来的问题是学习没有系统性,缺乏深度思考,这无助于孩子思考能力的提升。有调查显示:录播时代,单向输出的在线课程,与学生的连接仅止于视频。除了少数学霸,很少有人能坚持下去。我想,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。生活中人们宁愿花几千元到现场观二流歌手的演唱会,也不愿意花几十元看一流歌手的演唱视频。在教学中不也是这样吗?听合格教师在教室中上课,要远比听一流老师在视频中讲课来的有效。因为影响教学的因素太多。所以,我们不要迷信“在线教育”真能消灭学校。有人疾呼“现在的数据太多了,如果不能真正有效的分析,便是没有用的。”于是,教育专家们捧出了“直播”,旨在让“在线教育”在体验感上拥有了与线下课程抗衡的新筹码。直播实现了时间轴的实时资源互动、最大化地优化了资源配置。

笔者却认为,这会不会引来又一次观念上的大碰撞: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未来意识的人,而不是急于拥有“未来技术”的人。我们享受着最新技术给我带来的喜悦,但如果完全沉迷其中,就有可能成为新技术的“囚徒”。当教育变成了一门技术活,是否会是另一种悲哀呢。反观国外的某些名校:在整个学习过程中,学校鼓励学生利用技术去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学生可能会用到平板电脑,也可能会用到3D打印机,但所有的技术都没有对教育活动带来“胁迫”。每个学生都是自然而然地利用技术去学习。可以设想在这样的学校,技术既是无处不在的,又是令人难以察觉的,当技术彻底隐身于教育的背后时,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才会实现深层次的融合。就我国当下的技术而言,技术对于教育的影响只能是改善或丰富教育形式、教育方法及教学资源,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本质。教育技术再先进,只要还存在物理意义上的学校,只要还有教师这个职业,师与生、教与学的关系就不可能改变,师生面对面的学习交流永远是最好的方式。顾明远教授在谈及《未来教育的变与不变》时就说到:“教育的本质不变,学校就不会消亡,教师也不会消亡。教师的知识魅力、人格魅力,永远是学生的榜样,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。”这一点,我非常认同。

还记得观看《朗读者》第一期“遇见”时,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在吟诵其翻译的第一首诗《别丢掉》时,情绪激动,眼里噙满热泪。没有视频、没有PPT,在他面前只有一支麦克风,但他用他的语言及思想征服了我。百年阅世,依然没有磨灭老人内心的那一份纯真。反观我们自身,有时虽然用上了PPT,用上了视频,甚至用上了大数据,但我们的学生不知所云。教育可能没有那么忙、教育也不该那么炫。由此观之,教育最重要的是要用自身的逻辑、用学科本身的美、用教师的思想及真诚去抓住学生、启发学生。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:“教育应该意味着打开那扇觉知之门,应该帮助我们活得快乐、自由、无嗔恨、无混乱,充满着美。”

因此,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传授知识,而是在于如何帮助学生打开那扇“门”,这也是一件诉诸灵魂的事。据说灵魂的重量是21克,我每天每节课几乎是用双倍的时间在触及灵魂的讲演,目的是给学生搭建有质量的智慧分享平台。虽说谈论理想在今天有些可笑,而我的理想却是做一件可以触动学生的事情。若干年后,让他觉得依然有价值。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可以诞生在“未来教室”中,也可以诞生在只有一位老师,几十个学生的普通教室中。最好的教育可以依靠最先进的技术,也可以依靠一本书、一支粉笔。作为雕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从一定意义上而言,教师的思考掌握着民族的未来。就像菲利普麦黑尔所言:“一个真正的教育斗士应该具备理性的悲观精神和理想的乐观精神,前者让我们保持现实的清醒,后者让我们面向积极的未来。”